芍药什么时候种植最合适-菏泽市牡丹区芍药种植协会
Website Home
芍药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花卉,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,目前有100多个品种!

芍药耐寒力强,喜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,低畦积水地和过黏的土质不宜种植。

芍药除培育新种外,通常用分株繁殖。
分株繁殖在8月中下旬进行最好,9月上中旬稍差,过晚由于地温低,须根发得少,而影响来年开花,甚至伤口感染,抵抗力弱而腐烂!

分株时,将母株地上部分剪去,挖出宿根去净泥土,因根脆易断需阴干1~2天,用快刀切断芽苗的连接部位,以3或4个芽为一组,将主根自芽部往下留15~20厘米切断,过短则影响明年开花。
露地栽培或盆栽均可,盆栽一定选用深筒盆;

地栽植株如土壤不过于干燥,过20~30天再浇透水。

盆栽视土干时浇水。

成株的芍药要在秋冬之间施底肥1次,来年3月中下旬开始追肥至花期,每隔7~10天追肥1次,花后仍需追肥。

只有枝叶茁壮才能为来年开花打下基础。
一、芍药花什么时候种植1、芍药主要通过分株的方法繁殖,也是就说什么时候分株,则什么时候种植。
那对于分株,有这样一句老话,叫做“春分分芍药,到老不开花”,也就是说,春天千万不能分株栽种?
2、那么最佳的分株栽种时期,也就是9月初-10月下旬,此时分株栽种,地温比气温高,有利于芍药伤口的愈合和新根的萌生,分株过早,芍药当年可萌芽出土,分株过晚,芍药不能萌发新根?
二、芍药花怎么种植1、分株:分株栽种时,用铁锹把芍药整个挖出来,观察芍药根系的情况,用锹顺着芍药根系的自然纹理铲开,保证每丛至少带2-5个芽,然后在伤口处涂抹草木灰,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一晾;

2、栽种:等伤口彻底风干后,按照原来栽种的深度,把分株后的肉质根系重新埋入土中,压实土壤,种好后浇一次定根水,之后就不用再管,等到来年春天暖和后,芍药就能发出新芽,于春末夏初的时候开花啦。
三、注意芍药除了分株外,也能通过播种繁殖,通常芍药种子在8月份成熟,等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,或者阴干后沙藏,等到9月中下旬进行播种?
但是播种繁殖芍药容易返祖,重瓣变单瓣。
芍药花的花期是5月至6月?

芍药,别名别离草,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。
芍药花瓣呈倒卵形,花盘为浅杯状;
花一般着生于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,原种花白色,花瓣5到13枚?
而园艺品种的芍药花的花色较为丰富,有白、粉、红、紫、黄、绿、黑和复色等;

芍药被人们誉为“花仙”和“花相”,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,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。
种植芍药花在每年秋天的9月份左右进行孔,这个时候种植存活率可以得到保证,种植时需要选用疏松肥沃、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土壤,不宜使用粘重土或者盐碱土。

种植好后还需要将植株放在半阴通风的环境中养护一段时间。
什么时候种植芍药花1、种植时间根据芍药花的生长习性来看,最适宜在每年的秋天对其进行种植,一般在9月份左右进行最好,这个时候种植有利于它长出新根,存活率也可以得到保证,而且有利于它来年萌发新芽,在别的季节种植的话,植株容易长势不良!
2、土壤要求种植芍药花的时候,先需要准备好合适的土壤,它喜欢在疏松肥沃、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,所以一定不能选用比较粘重的土壤,它对土壤的pH值也有要求,不宜选用盐碱土,种植前要在土壤中均匀混合适量的基肥!
3、种植养护将芍药花种植到土壤里面去之后,还需要做好养护管理,此时要将植株养护在半阴通风的环境中,这样有利于它快速适应新环境,还需要保持土壤微微湿润,但是不能产生积水,等到它恢复生长后才可以正常养护!
芍药花8月-9月栽种最好!
1、芍药通常在秋季8~9月种植最好,每年的这个时间段在午时进行播种繁殖,成活率是最高的;
春季虽然是生长期但种子很容易腐烂,夏季温度过高,冬季温度过低。
如果不做好防晒御寒措施,种子将很难生根发芽?
2、一般芍药在秋季8~9月首先准备优良的种子,可将种子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中,在午时阳光下给芍药进行播种;
每次播种前也可以向盆土上喷洒多菌灵药剂,防止种子在发芽的过程中遭受病虫的危害。
芍药花是属于长日照作物,在春季长光照下生长、开花,如果光照时间少于8小时,植株生长会受到影响,花朵也可能无法开出,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的情况,这样就严重影响到了观赏的价值?
芍药主要采用分株的方法种植,最适合在秋天进行,也就是每年的9月初至10月下旬?
此时分株栽种,地温比气温高,有利于芍药伤口的愈合和新根的萌生;
分株过早,芍药当年可萌芽出土,冒出土的新芽绝对会被冻伤,分株过晚,芍药不能萌发新根,也会降低越冬能力!
芍药适宜温暖湿润气候条件,性喜阳光、喜温、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。
在年均温14.5℃,7月均温27.8℃,极端最高温42.1℃的条件下生长良好!

芍药是宿根植物。
每年3月萌发出土,4-6月为生长发育旺盛时期,花期5月,果期6-8月,8月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,这时是芍药甙含量最高时期;

芍药种子为上胚轴休眠类型,播种后当年生根,再经过一段低温打破上胚轴休眠,翌春破土出苗。